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孟子〔先秦〕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您的臣子当中,有一个把他的妻子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然后到楚国游历的人。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说:“抛弃他。”(这里可以用“抛弃他”,但好一点的解释是“和他绝交 ,断交 ')

  孟子说:“如果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又说:“一个君主不能治理好他的国家,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环顾身边的大臣们,却说别的事情了。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是孟子对齐宣王的一次巧妙谏言,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齐宣王思考治国的责任。孟子首先以朋友未能照顾好托付的妻子儿女为例,齐宣王回答应抛弃这样的朋友;接着,他将问题升级到官员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下属,齐宣王表示应罢免这样的官员;最后,孟子将问题直指核心,询问如果整个国家不能治理好,齐宣王该如何应对。此时,齐宣王无法直接回答,只能转而谈论其他话题,显示出他对治国责任的回避。这段对话以生动的比喻和逐步深入的逻辑,揭示了君主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责任,同时也展现了孟子高超的辩论技巧和对话艺术。

孟子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19篇诗文  25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华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先秦〕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素冠

诗经·国风·桧风〔先秦〕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祁黄羊去私

吕不韦 吕不韦〔先秦〕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